May 27, 2017

愤怒的表达

又一年了,
我也成功完成第二年的辅导实习了。
我常常用故事书来形容人生,
这一次也不例外。
人生的故事书,又稍稍厚了些,
也参杂我在实习时见到的个案的人生故事。

这个夏天,
我答应自己更常往心里看,
也更常记录下自己对自己的究探。

我发现自己也染上了美国人的弊病,
心情复杂时就努力找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像是网购、刷Facebook、看Pinterest什么的,
习性般的对内心复杂的情绪不闻不问。
以为不去面对,就会自然消失,
其实却在心中不断酝酿累积。

离开第二个实习地点之际,
我的导师和我分享了她部分的心路历程。
“我在你身上看到部分的自己,
我看到你的“good girl mentality”
或许还有深藏内心的愤怒。
她送了我本书,
希望我可以感受、表达、并运用我的愤怒。

刺痛,或许是最好的形容词。
震惊,或许最反射性的心绪反应。
我的愤怒常常都用眼泪来表达。
就连我自己都快忘记的自己,
竟让有另一个人看到了、在乎了、反映了。

November 20, 2016

过路人

并不是第一次发现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很灰
但却是第一次确定这个灰不是自己的幻想

我曾写过
我们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
也都是他人故事中的配角

而故事的一章结束以后
我们或许在那书中停留脚步
我们或许从那书中渐渐淡出

就像在大自然里的步道,交织交汇,然后渐行渐远。


June 11, 2016

无题

十秒落泪,我做到了,而且毫不费力。
和朋友讨论我们是否能十秒落泪,
那是五、六年前的事了。

忽然想想,我好久没有回忆起从中学毕业后的事了,
虽然我曾因害怕忘记而时刻逼自己回想。
忽然想想,我也好久没有用中文表达自己了,
总觉得现在的自己,言不达意。

二十六岁的我,
不见了曾经的诗情画意,
也不见了曾经的曾经的年少轻狂。
换来的是熟练的更换面具。

成为实习辅导师的我,
很多次会因为个案的故事流泪。
流泪,不只是因为他们个人的经历,
也因为那份落寞、孤单、
还有那深埋在心底的一句
“谁可以了解我、听听我”?

回忆过去的同时,
也想到好多陪伴我年少轻狂的朋友们。
这些朋友们,持续写部落格的不多。
曾经可以在部落格了解他们的心境,
而现在也只能在脸书上看见他们的微笑。
脸上的笑容是会心的吗?
我不知道,但我好希望确是如此。
你们,好吗?

January 24, 2016

遗失自己

不知道,生活的意义。
只知道,我一步一步在走。
不知道,我会走到哪里,看到什么,又感受到什么。

什么时候我又遗失了自己?
或我从来就不曾找到自己?

August 8, 2015

存在



这首歌,刺骨般的真实。
每每一听,就会让我反思。
我们是个怎么样的存在?
,又是怎么样的一个存在?

就像在Inside Out里面一样,
一个回忆,同时开心,也亦然哀伤。
看起来是两极,却并存着。

而生活里,
荣耀与屈辱、
狂喜与痛楚、
幸福与心如刀绞、
灿烂与失魂落魄,
一样的两极,
竟然也是同时交织、并存着。

但最打动我的,竟然是这一句:
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
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

长大的环境里,愤怒是不被接受的。
长大了,愤怒也只能被包裹在善良温驯的笑容底下。

但愤怒是变化的驱使者。
没有愤怒,又何来动力与抱负?
学习让愤怒适当的体现吧!
让愤怒带我继续飞翔吧!

February 9, 2015

轻描淡写的深刻



“假如没把一切说破,那一场小风波,将一笑带过。”

也过了这么久了,
也长大一点成熟一些了,
也更明白了,
不管当时是否有把一切说破,
最终结局会和现在差得不远。

明白了,了解了,
但偶尔回想这段过去,
依然有些感慨。
或许这就叫做青春吧!

不知道九把刀动笔回忆柯景腾与沈佳宜时,
是否也是这样的感受。

November 23, 2014

执着

曾经执著着一个答案,
曾经执着与一段愧疚。

如今不再执着答案,
过去也让它过去。

但魔术师的这句话,
我依然执着。

“真正值得人不会让你无谓执着”

每翻开人生新的一章,
不经意间总会想问自己,
真的深刻体会这句话的意义了吗?

每每答案总是不一。